夏尔错就错在他太优秀了,不管是生意场上还是军事上,或是政治上,他都堪称天才。
然而,这反成了他最大的弱点。
因为他很可能发展成为一名独裁者,条件已经具备,剩下的只是他想不想的问题。
而这,又是法兰西议会甚至是法兰西人民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夏尔不应该是“敌人”。
那么,“敌人”又会是谁呢?
贝当突然想到了福煦,顿时吓了一跳。
“对手”一直都是福煦,他才是最有可能任总司令的那个人,我错认成夏尔了!
是的,就在刚刚,福煦还向全军发布了关于夏尔的申明,申明颇具攻击性。
很明显,福煦依旧没搞清楚状况,犯了与我一样的错误把夏尔当作“敌人”。
好机会,脱颖而出的好机会!
福煦攻击夏尔,我就应该帮助夏尔打击福煦。
贝当没有迟疑,他略一思索后就给“军事研究中心”回电,同时还将电文转发给了报社:
“战场是个讲结果的地方,它不能用常人思维去考虑。”
“夏尔获得了胜利,就应该给予嘉奖而不是批评。”
“如果有人能像他那样不顾命令擅自进攻而获得胜利,同样也应该如此。”
“毕竟我们太需要胜利了,这是由大环境决定的,而不是一味要求所有人执行命令。”
“更何况,我军情报系统不严密,情报泄漏是常事。如果什么都按命令执行,就算是夏尔只怕也很难获得胜利。”
……
贝当的话虽然带着主观,却也不无道理。
用华夏的话说,其实就是“不拘一格抓住战机”,或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福煦自然不服,马上回电反击:
“以这种方式指挥作战,看似眼前可以获得一两场胜利。”
“但这显然是极为短视的,它从全军的总体考量有很强的破坏性。”
“它会导致许多军官不服从命令自行其事,进而从根本上摧毁一支军队的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