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声响起那一刻,桑德斯正坐在办公桌前静静的盯着面前的地图。敌人舰队参战,使夺回防线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
对方到底是一支什么军队?居然能在两万人的轮番进攻下巍然不动!
难道真是他们所说的夏尔的部队?
夏尔这样的人有可能亲自参战?
桑德斯始终不相信,如果德国有一个夏尔,他们会派一个集团军把他保护起来而不是送到战场!
这时巴哈尔满面硝烟的抢进办公室,头上缠着渗血的绷带,那是他撤出布奇亚村时负的伤。但在此之后,他依旧奋战在第一线甚至亲自带队组织了一次冲锋。
这是一名勇敢的职业军人,桑德斯心里对巴哈尔作出评价,而且有勇有谋。
“将军。”巴哈尔用蹩脚的德语焦急的说:“敌人在轰炸西面,我们应该发起进攻!”
“在这时候?”桑德斯反问:“你认为,两面夹击都没能把敌人防线打下来,现在西面处于轰炸中自顾不暇,我们单方面进攻能拿下防线?”
“我知道不能。”巴哈尔回答:“但继续这样下去西面会崩溃,我们将永远失去夺回防线的机会。”
桑德斯沉默了一会儿,平静的回答:“上校,我认为西面的危机不是因为敌人的轰炸,而是因为士气。”
“士气?”巴哈尔一愣。
桑德斯点了点头,不答反问:“你觉得,西面缺兵、缺人吗?”
巴哈尔茫然的摇了摇头。
西面一个团加一个民兵团就有七千余人,另外还有一支后勤部队和工兵部队困在其中,实际兵力上万。
桑德斯又问:“西面缺少弹药吗?”
巴哈尔又摇了摇头。
对敌人防线的进攻不是弹药问题,他们打不了几发子弹就牺牲了,重点始终是他们冲不进敌人的防线。
桑德斯最后说:“西面当然也不缺少食物,对吧?”
巴哈尔没有异议。
确切的说不是不缺食物,而是在食物吃完前,他们就投降了。
“您说得对,将军。”巴哈尔回答:“可西面的确是被敌人包围了,他们的补给线被切断,食物和弹药耗尽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需要的就是时间,上校。”桑德斯说:“如果今天攻不下来,就明天,明天攻不下来就后天。但西面的情况似乎等不到那时候。”
巴哈尔“嗯”了一声,他似乎明白了桑德斯的意思:
西面是否能坚持是能否夺回防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