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玄幻>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 第三百一十九章 舆论之争
    美国此时虽未参战,但其实一直站在协议国一方,其参战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他们很希望能在参战前获得一些作战经验和现代化装备,让自己已经落后的军队和战术迅速走向现代化与国际接轨。

    只有英国的报纸不咸不淡的报道了这次胜利,它们着重强调英国舰队的火力支援和澳大利第5轻骑兵团发挥的作用。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舆论持续发酵,逐渐发展成英法对战事的主导权和指挥权之争。

    就连英国人自己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这次战役,如果从一开始就是由夏尔指挥,还会打这么久、牺牲那么多人,损失那么多战列舰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各国军政界做出一个惊人的评估:如果一开始就使用夏尔的战术进攻,战斗可能在一星期内结束,伤亡人数很可能不到一千人。

    “因为那时奥斯曼人没有任何准备,他们在加利波利半岛只有炮兵没有步兵。”

    “夏尔能轻松的登陆半岛并卡住敌人的脖子。”

    “接着,奥斯曼人的弹药无法运进半岛,我们的军舰就不会遭到炮击,奥斯曼人也无法顺利的布设鱼雷!”

    “可笑的是,英国军队居然把博拉耶耳这么重要的地方作为佯攻位置!”

    ……

    军政界之外的人们讨论的更简单更通俗:

    “如果由夏尔指挥是不是可以少死很多人?”

    “这对那些政客来说或许只是一个伤亡数字,但对我们而言却是生命!”

    “我们应该要求英国人把指挥权交给夏尔,这对谁都有好处!”

    ……

    他们还真这么做了,先是法兰西发起了几次游行,接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迅速跟进。

    法兰西是为了荣誉,其投入加利波利的军队大多是殖民军,部队死伤对绝大多数人没有切肤之痛。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参与游行的大多是军属。

    不久,就连英国都出现几次类似的游行和喊声:

    “如果能用更小的代价取得胜利,为什么不?”

    “谁主导这场战争很重要?重要的难道不是胜利?”

    “政客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自身的利益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