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19日,一声锣响在魔都外滩浦江饭店孔雀厅响起,宣告上沪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开业当日,仅有8种股票上市,发行总量按面值计算仅2.6亿元,流通股总额不足7000万元。
对这个时候的普通人来说,买到股票就意味着中了彩票。
因为1990年12月开始,沪指一路上扬,最高单日指数涨幅105%。
于是导致第二年十二月,这几家上市公司再次发行新股时。
因为抢购的人太多了,甚至发生踩踏事件。
出现了伤亡。
根据计划,1992年还要发多支股票。
难道要一个个折腾下去?
要是每次认购都出现伤亡问题。
那上面怎么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管部门最后决定——
先发股票认购证,凭认购证摇号认购。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认购证价格太便宜,认购还是人山人海;
价格太高,大家不买,股票反倒发不出去。
在这场关于定价的博弈中。
主管部门根据物价水平以及大众心理,最后确定为30元一份。
这个决定一出,30元一份的认购证顿时吓退了许多人。
三十块钱在现在可不是一笔小钱。
这笔钱大约是此时工薪阶层月收入的1/4。
拿这么多钱去换张小卡片,很多人不愿意。
因为按照规定,要是没中签,运气不好的话。
那这三十块钱就打水漂了。
认购证销售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