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快快有请!”

    听说李善长到来,郭洺大喜,立刻让人将对方请到后院大堂,随后更衣洗沐,隆重接待。

    “在下李善长,字百室,乃定远本地人氏。今闻公子率义兵回籍,特来拜会。”

    “先生请上座。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晤,小可真是三生有幸!”

    大堂左侧,郭洺举目望去,只见李善长四十岁年纪,细目稀髯、个子中等,身上穿着儒冠儒服,仿佛一位敦厚长者。

    按捺着心中狂喜,他连忙拱手朝对方作了一揖。

    李善长受宠若惊,合袖回敬一礼,接着奇怪道:“适才听公子所言,莫非从前听说过在下的名字?”

    “岂止听说,简直是如雷贯耳。”郭洺笑着道。

    李善长闻言,只道对方故意同自己客套,呆坐了片刻,竟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

    郭洺见状,于是主动打破沉默:“恕小可冒昧,对于方今的天下大势,不知先生有何见解,能否指点小可一二么?”

    “指点谈不上,不过拙见嘛,在下倒还是有一些的。”

    听到郭洺向自己叩问方略,李善长精神一振,捋了捋胡须,侃侃而谈道:

    “当年暴秦无道,海内纷争,汉高祖崛起草莽,知人善任,不嗜杀、不拒谏,五载即成帝业。如今天下大乱,正与秦末相同,公子天姿隽秀,若能效汉高祖所为,难道将来不能成就一番大业么?”

    郭洺闻言,抚掌称赞道:“说得好!先生一言,小可如沐春风。小可如今草创班底,正缺大才辅佐。如蒙先生不弃,还请留居幕下,替小可掌任书记。”

    “这个嘛……”

    李善长本待欲拒还迎一番,只是抬眼,发现郭洺眼神一变,心中吓了一哆嗦,赶忙点头道:“实不相瞒,在下正是为此事而来。”

    “既如此,今后便有劳先生了。”

    郭洺嘴角微扬,拱手再度向对方作揖。

    …

    将冯氏兄弟以及李善长收为己用后,郭洺率领麾下兵马,在定远城中休养了将近一个月。

    在此期间,他总共做了两件大事。

    首先是给全军将士制定军规。大到军队行军扎营,守城的轮防规定,遇到劫营、夜袭、地震,火灾的应急手段;小到吃水要吃烧开的水,扎营要选有水源的地方扎,不得在军营里随地大小便等等。

    可以说,只要是郭洺能想到的有利于军队发展的办法,基本都定成了条例。

    为了能让士兵们更快地记住军规,郭洺还套用后世的经验,将军规内容附上旋律,以歌曲的形式在军中传唱;

    除了制定军规,郭洺做的第二件事,便是搜集全城的工匠。包括铁匠、木匠、石匠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