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些对顾然讲述的内容感兴趣的大哥之外,
恐怕也有不少来自学生家长的打赏。
当然,这些家长们也没有顾然想象的那么愚蠢。
为了孩子的学习,他们会想尽千方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真的会盲信。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尝试这种欺骗多巴胺奖励机制的方法,
前提是孩子真的想学习。
而事实上,成绩一塌糊涂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出在努力或者天赋上,
有很多学生的成绩是根本配不上他的天赋的,
他们只不过是单纯的不想学习而已。
对于这种学生,神医难救。
会用顾然方法的也不是那些成绩不错的学生,因为在已经取的一定成果的情况下,
谁都知道,不去改变,就是最好的办法。
真正会尝试的,反而是比例相对更多的那一些明明很努力,却收效甚微的学生。
他们已经把自己该做的都做到了,
这种尝试,又何尝不是救命稻草。
看着满屏的礼物,顾然心中顿时有种受之有愧的感觉,
思索了片刻,他沉声道:“怡然。”
周怡然还在想着欺骗多巴胺奖励机制的事情,
倒不是她想试试,
而是她还没有彻底弄明白顾然说的欺骗是什么意思。
但是感觉好像是从人类普遍有天赋的地方,把这些天赋“祸水东引”。
让多巴胺对这些本来没有天赋的领域也进行获得感奖励?
那问题来了,
她不得不严肃的思考一件事,
基因在给人类平分学习天赋的时候,是不是把她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