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正如大家所说,像素点假设和经典物理体系截然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不连续’的。”
“那为什么会不连续呢?”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他便没有给观众们留出思考的时间,自行解答道:
“因为依照像素点假设,这个宇宙中充满了像素点,”
“一切物质均由像素点形成,且每一个‘像素点’只有基态和激发态两种状态,”
“那么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水杯以‘最小的时间尺度’向前移动了‘一个像素点的距离’的过程中,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顾然暂停了讲述,留给观众们一些思考的时间,
虽然内容不算多,但这一点必须要思考清楚才能继续向下进行。
而看似抽象的问题,对观众们来说难度并不大。
因为通过刚才关于“视频剪辑”的讨论,他们已经有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现在的观众朋友们,强的可怕。
“如果用手机屏幕类比的话,”
“基态应该就是像素点未激活时候的状态,”
“激发态,应该就是像素点激活后开始显示色彩的状态。”
“最小的时间尺度向前移动了一个像素点的距离……”
“在视频剪辑上来说,表现出来的就是生成了两个相邻帧的画面。”
“至于发生了什么?”
“嗯……显而易见。”
“水杯向前移动了一丢丢,所以第二帧和第一帧相比起来,有一些像素点恢复到了基态,有一些像素点则被激活了。”
“再向前一丢丢的话,再激活一批,恢复一批。”
“直到三秒后,到达终止位置为止。”
顾然看着弹幕上的活学活用,也是颇为满意,
脑子这东西,的确是越用越灵光。
“大家说的都对,”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不连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