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穷尽智慧制造出来的任何硅基产品,都不足大脑皮层亿亿分之一的完美。
所以如果把生物大爆发归结为简单的基因突变,就显得有些过于潦草了。
只是,顾然的这个猜想在她看来,并不算完美。
因为论据还不够充足。
但是即便如此,她也并没有因为论据不足而感到失望,反而是满怀期望,等待着顾然会怎么补充。
至于其他院士,
他们在生物学领域没有太深的造诣,深知往日里对生物学也并不感兴趣。
但看顾然的直播到现在,所有人的求知和好奇,也都在心中翻江倒海。
胡安看着屏幕上的那个少年,啧啧称奇:“对生物学什么的,我不怎么懂,但是这孩子身上所具备的做科研的特质,我实实在在的发现了。”
“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以及由我们亲手培养出来的一大批学者是截然不同的。”
“他总能在一个普通人想不到的地方进行切入,然后站在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众人纷纷点头,胡安基本上完美的把他们内心的感觉说了出来。
“这样的思维,只能说是得天独厚。”
丁一喃喃道,看着屏幕上的顾然,目光中隐含几分激动。
作为华夏科工部老大,对于全国教育工作有着极深了解的他,非常清楚像顾然这样的人在受教育群体中的稀缺性。
所谓教育,就像是愚公移山,
能把面前这座名为学识的大山挖走多少,看你手里拿着什么工具,当然更重要的是看你有多勤奋。
一些教育水平较差的,可能拿着铁锹去挖。
一些掌握优质教学资源的,可能开着挖掘机去挖。
虽然差距客观存在,但勤能补拙的案例总是层出不穷。
然而,独特的思维却是很难后天形成,哪怕有着再优渥的物质资料基础也于事无补。
还拿愚公移山来说,
当所有人都在披星戴月的去搬山的时候,
思维独特的他们可能会敲着二郎腿,悠闲的坐在山脚下,琢磨搬山是为了什么,
于是,当一群人在比较谁堆起来的山更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