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诉舜,只要将洪荒各处的河道堵住,便可立马解决水患。
舜听从了玉鼎真人的建议,亲自率领人族大军开始治水。
他们先是移来一座座山岳,堵住了洪水流经的重要通道。
而后再将湖泊的边缘用山岳堆高,再将附近的洪水全部引流到此地困住。
这个方法可以说立竿见影,很快便初见成效。
不过,随着积蓄的洪水越来越多,水位越来越高。
那些山岳渐渐被淹没、冲垮,造成了更加可怕的水患,许多生灵都因决堤倾泻下来的滔天洪水而命丧当场。
玉鼎真人这下是傻眼了,没想到自己想出的办法竟毫无用处。
舜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心中也深感惭愧,后悔至极,感觉自己愧为人族共主。
没过多久,舜便在泰山之巅,正式将人族共主之位,让于自己的儿子:大禹。
舜的使命本就不如三皇那般至关重要,加上听从玉鼎真人的治水之法,导致洪荒水患越发严重。
所以,天道降下的功德可谓是少之又少。
舜吸收完这些天道功德后,修为仅提升到了大罗金仙境界而已。
而玉鼎真人得到的天道功德更是少得可怜,仅让他突破了瓶颈,从大罗金仙初期提升到了大罗金仙中期。
大禹接手人族共主之位后,立马着手开始治理洪水。
女娲圣人的内门弟子:白矖,也在第一时间离开了娲皇宫,加入了帮大禹治水的队伍中去。
大禹吸取舜失败的治水经验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靠堵来治水是行不通的,就像纸包不住火。
只能改堵为梳,同时拓宽河道,将整个洪荒世界的江河脉络全部梳理一遍。
这样的话,就算未来洪荒再次发生这种级别的洪水,拓宽并规划好的水路便可以第一时间达到泄洪的作用,将洪水全部引入四海。
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来人族是不用为此大费周章的。
但大禹觉得,人族既然未来既然要成为天地之主,就得拿出天地之主的担当和责任来,做出一些造福万灵之事。
而不是像之前的巫族、妖族那般,只会仗势欺人、强抢豪夺。
只有让其他洪荒生灵看到了人族的担当,才会真正承认人族天地之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