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最后闹得鸡飞狗跳,那200块钱,李天明兄妹几个最后也没拿到。

    李学军这个做大哥的,总不好担个要逼死弟媳妇儿的坏名声,只能无奈作罢。

    酒宴自然是办不下去了,李学军做主,给李学工和李学农,以及帮忙的几家人把东西分了分,借来的桌椅盘碗也都还了回去,原本热闹的院子,立刻安静下来。

    只剩下正房屋里不时的传出乔凤云的哭闹声。

    “分了家,往后带着天亮他们好好过日子,有事就去村委会给我挂电话。”

    李学军看着几个侄子侄女,不住的叹气。

    “大伯!少不了麻烦您,正好有件事,我听说,您在市里的钢厂……”

    不等李天明说完,李学军便摆了摆手。

    “别想了,钢厂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都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传,多少年都没在社会上招工了。”

    知道大伯误会了,李天明忙道:“我不是想去钢厂上班,我要是走了,剩下天亮他们咋办,就是想问问您,您是在钢厂是干采购的,对吧?”

    李学军解放前被送进海城做学徒,后来海城解放,东家带着钱跑了,本来李学军是打算回村的。

    正好赶上钢厂恢复生产,需要大量的工人,李学军试着报了名,没想到还真被招上了。

    因为识文断字,进厂就被安排在了后勤处,二十多年下来,如今已经是钢厂后勤处的一名科长。

    李天明也是后来才知道,大伯在钢厂是负责食堂采购的。

    或许在别人眼里是肥差,但如今举国上下一盘棋,所有的物资都要经过统一调配。

    负责食堂物资采购,还真不是啥好差事。

    工人们要是吃不好,第一个骂的不是厨子,而是李学军这个负责采购的科长。

    谁让你没本事,连后勤物资都保障不了。

    但李天明却在其中看到了逆天改命的机会。

    如今分了家,李天明可不想继续在土里刨食,靠着那几个公分养活弟妹。

    重走上辈子的老路,那也太对不起老天的眷顾了。

    既然有这么好的门路,哪能不利用起来。

    “你小子打算干什么?”

    李天明笑了:“大伯,咱们村依山傍水,啥好东西没有,我就是想……”

    话没等挑明,可李学军却已经明白了侄子的想法,当即被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