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位皇上,既多疑,又不愿承认,总想把所有人握于掌中。沈家本就功高盖主,先帝能容,他却容不下,如今又多了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沈玥,打了皇上一个措手不及,他岂能不疑心忌惮?”
小太监道:“可怜那位沈姑娘,今日之后,更没有好日子过了。”
皇上本就不喜沈家人,之前看她是个姑娘家,不曾当回事也就罢了。
如今既然惹得皇上疑心,甚至幽禁宫中,沈玥的日子肯定不会太好过。
九皇子道:“恰恰相反,她在宫里会过得很好。”
小太监一怔。
“既扣在宫中,总要做点样子给人看,沈家百年军功,威望重高也不是说笑的。”九皇子道,“若连最后一丝血脉都要受人磋磨,皇家的名声索性别要了。”
“这么说……”
“笼中鸟而已,只要不闹事,能吃多少金贵谷粮?”
九皇子挑眉,“刘福已经去查她的来历了吧?”
小太监道:“刘公公已经派人出宫了,想必是怀疑沈姑娘的身世问题。”
“她已入了沈家族谱,身世真假都不重要,皇上怀疑的是她的学识。”九皇子低笑了声,“说不定,她是沈家留下的暗手,也在防着皇上呢?”
小太监不由一惊,“沈家人一向忠心,应该不至于此吧?”
九皇子笑意微冷,“再忠心,也架不住龙椅上的人疑神疑鬼。沈家不是傻子,皇帝忌惮他们,他们自己也知道,不会一点防备都没有。”
小太监惊疑,“若是早有防备,沈家父子又怎么会……”
死的这么突然?
满门男丁,竟无一人活下来,这简直比当年边关血战,沈老爷子一家战死更惨烈,至少那个时候,沈家还有三个年幼的孩童活下来。
其中两个都是男孩。
如今沈家只剩一个女儿,已无人再能撑起门庭了。
“正因沈家败的蹊跷,沈玥才要追查真相。皇上才不想让她追查真相。”
九皇子幽幽地说:“若皇上早知道她精通兵法,是绝对不会给她看奏报的。她藏拙入宫,隐忍到今天,就是为了看到那封奏报。”
而沈玥不仅懂兵法,她还会武。
使得一手好枪法,百般兵器使用娴熟,不比她三个久在沙场的哥哥差。
宣明帝完全不知道这一点,他此前从未将沈观山的女儿放在心上,自然也不曾派人监视,而沈玥行事谨慎,也从未在外暴露过自己的实力。
哪怕是在裴家和离时,她也没有显露太多身手,更多是凭着一股怒气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