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御书重地,岂是她一介罪臣之女可以放肆的?”张次辅甩袖怒道,“简直荒谬!”

    定远侯眼底含怒,却无法回嘴。

    虽然沈家罪名还没正式定下,但看皇上这几日的态度,明显对沈家所为心存不满。

    这一句“罪臣之女”,他也不能轻易反驳。

    毕竟,边关亲自送来,沈家贪功冒进的罪名折子,还在宣明帝案头上放着。

    沈玥安静地跪着,没有发言,却将朝中文武两派的矛盾与分裂,看得清清楚楚。

    “够了。”宣明帝沉沉开口,“定远侯,张爱卿,你二人都是朝中重臣,在朕的御书房中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臣知罪。”定远侯和张次辅立即拱手认罪。

    但定远侯紧接着又说:“皇上,臣还是认为,应该让沈玥把证据显示清楚,毕竟言官弹劾裴家,与沈玥所言如出一撤,此案朝中百官都已听闻,若不彻查清楚,只怕朝中会有非议。”

    周老爷子也拱手道:“皇上,关于沈裴两家和离之事,近日来京中流言纷纷,百姓们也有诸多非议,若不及时澄清,只怕京中民心不稳。”

    这话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了,单说和离一事,其实远远没有这么严重。

    但谁让沈家现在是风口浪尖呢?

    边关战败,谣言丛生,沈玥又是沈家唯一留下的女儿,京城里的目光和非议都落在她身上,确实不是能随意处置的。

    更重要的是,沈家在军中威望极高,又战功累累,哪怕现在名声有所动摇,也仅仅只是在京城。

    京城多年不打仗,普通百姓离边关战事很遥远,他们对沈家的指责贬低和辱骂,从不代表军中将士。

    而沈家在军中名声如何,只看那些护着沈玥的伤残护院,就可见一斑。

    朝中这些天为处置沈家的事情,吵得沸反盈天,原因就是朝中超过半数的武将,尤其是老资格的武将重臣,包括定远侯这种武臣勋贵在内,都不相信沈家父子会贪功冒进,坚持要求重新调查内情。

    宣明帝迟迟没有对沈家定罪,也是担心处理不好,会引来朝中武将的反弹,让军中将士寒心。

    文臣执朝,武将定邦,文武两派是朝廷核心,缺了哪一方都会出事。

    而且,边关现在还在打仗,局势相当不稳,正是用人之际,这个时候让武臣群体心寒,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周老爷子隐晦提及的“民心”二字,暗指的也是这一点。

    宣明帝暗暗皱眉,看了沈玥一眼,本以为只是一桩婚事纠纷,如今却闹得难以收场。

    她毕竟也嫁过裴玄,难道真要逼得从前的夫君,落得一个欺君大罪吗?

    宣明帝心中不喜这般咄咄逼人的女子,但当着几位重臣的面,他还是摆出了公正的态度,“既然定远侯和周老都为你开口,沈玥,你便演示来看看。”

    “多谢皇上宽容。”沈玥磕头,心里却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