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有些迟疑,不知是不是该点头表示肯定。
突然有一年轻人插话,忿忿不平地道:“禀告仙人,并不完全如此。要看人的,有些官兵就会对看起来健康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官兵,只要看到从城里逃出来的人,不管是健康的,还是患病的,都是杀。就像我们遇到的那群官兵,最后就逃出了我和我小弟,其他人,就像我爹我娘,他们明明都是健康的,跑得贼快,但也快不过官兵们的弓箭,他们就这么死了……”
说到后面,他大哭起来,边擦眼泪,边哭,边说。
既愤怒,也委屈,更对爹娘未能跑出来这事痛苦懊恼自责不已。
然后,有更多的人发言,有附和老头的,也有附和小伙子的。
李淑看了古笙一眼,沉默着。
古笙也沉默着。
看来,官兵也是分人的,有的良善,有的心狠。
不……
应该是看这些官兵的上司。上司下的什么命令,下头的小兵就如何执行。
片刻后,古笙开口问道:“那些山匪呢?”
这回,众人愤恨地异口同声:“那些杀千刀的,都是冲着我们的财物来的。只要我们扔下财物,他们就不会赶尽杀绝……”
古笙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们这些逃出来的,有观察过吗?比如说之前患病了,但在山里躲了几日,反而病症轻了,病好了?”
众人先是愣了一下,你看我我看你,似乎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直到一三十左右的妇人鼓起勇气道:“回禀仙人,确实如此!”
原来,从官兵封锁下逃出来的,基本是健康的,就算患病了,也是轻症。
但这些轻症百姓,最后还是会被排挤。
被那些健康的百姓排挤驱赶。
即使他们曾并肩作战,从官兵的追杀中一起逃出生天,但一旦逃出来,健康的百姓立马就翻脸,赶染病的同胞离开。
被驱赶的患病百姓,人少势弱,最终只能离开,躲去了另外一个洞穴。
其中一个被驱赶的便是这妇人的夫君。
当初,被驱赶时,妇人是想跟夫君一起走的。
可她夫君怕传染给她,死活不让她跟着走,还骂她,说总得考虑孩子。
妇人这才放手。可她始终放心不下夫君,每日都会偷偷跑去探望,并将自己省下的口粮吃给夫君。
一听她这几日竟然跑去看她夫君了,人群中顿时响起责备声:“你也太自私了,你跑去看你夫君,万一被传染了,再传染给我们,你不是要害死我们吗?”
一十一二岁的少年冲这些指责的人大喊道:“我母亲才不自私,我母亲最好了,你们太自私,你们才是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