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陛下能让我们考上吗?”
原楚国廷尉的孙子看着眼前和他一样,都是所谓六国余孽之子的同伴们问道。
“陛下会的,听说这次考试所有人,都能参加。”
一位年纪尚小的孩童点头道:“陛下这么多年一直让我们上学,对我们和其他公子王姬一视同仁…”
“嗤~这种话你信?”
一位高挑的少年嗤笑道:“我们的家族都被困在九稷山不得出,你觉得秦王对我们一视同仁?”
所有人都沉默,九稷山上,住着的是六国余贵。
他们既是留在咸阳宫中的人质,也是陛下对六国怀柔政策的工具人。
“是不是一视同仁,等科考之后就知道了…”
而王姬和公子,都摩拳擦掌的准备下去试一试。
甚至民间的一些老农,听说陛下要选农官,都纷纷报名。
农官遴选很接地气,会种地,能种活,熟知各种土壤和植物的习性愿意去研究。
就连考试都和其他的不一样。
不需要会写字,几乎是给了全天下百姓一个机会。
但也不是谁都能来,每户人家最多只能选一个人做考生,男女不限。
先在各自郡城考,成绩优秀进入咸阳城。
到时候会给每个考生不一样的种子,带到试验田中。
为期三个月,种子成活率高的,长势好的,就能录用。
还有很多,比如这次的海军,最低等的,身强力壮会游泳,能适应海上天气,船上生活。
甚至标注了渔民优先。
嬴政根本不介意当官的是男是女,也不介意当官的出身如何。
他只要这些官员,各有所长,能力突出,他就用!
这些官员们也不怕能力不行,能力不行只要用心就行。
嬴政制定官员一年一看功绩,三年一评比,要是不行,你所在的地方没有什么建树,你就换地方,往下降职。
在秦朝做官,官员们还可以算是比较奉公执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