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也正是偷盗“锥体”的那个反哈夫克抗议组织所要进行线下集会的时间。

    经过观察,目标“锥体”就携带在一名银发少女身上。

    而得益于哈夫克网络的领先程度,目标区域所有还在运行的监控都在哈夫克监测部门的窥探之下。

    很轻松的,哈夫克公司所派出大量雇佣兵包围了集会现场,并迅速对其进行突袭。

    但显然,这支反哈夫克的抗议组织也并不是吃素的,早就已经做好了应对打算,二楼三楼的门窗处早已钉好钢板,看起来严阵以待。

    先行进入集会现场的哈夫克佣兵小队遭到了来自二楼的火力打击。

    在通过与外部的沟通之后,哈夫克指挥官选择了爆破楼体,精锐部队通过索降进入二楼,并成功击毙了还在抵抗的人员。

    但经过技术军官的现场勘测,楼内并没有发现“锥体”的任何踪迹。

    为了不丢失线索,负责现场调度的指挥官迅速将情况上报。

    得到具体反馈的哈夫克信息部门,也在最短时间内部署了新的策略。

    他们利用哈夫克网络接入了市政交通监控系统,快速对逃离现场的可疑目标,以及之前就已经掌握的该组织关键成员信息进行人脸比对,试图锁定携带“锥体”目标的行踪。

    但令人震惊的是,追踪数据竟然确切的显示目标分布在五个不同且相距甚远的区域。

    哈夫克的信息部门当下就确认,这是自己的信息网络被人给黑了。

    不然,在现场只拥有两部车辆的抗议组织,怎么会分布在五个不同的区域呢?

    没有办法,虽然这五个目标当中有四个都是虚假的。但实际上,每个目标都有可能是真的,每个都需要追捕,不能略过。

    哈夫克公司原本充裕的人手经过兵分五路之后立马就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为了不丢失最终的目标,哈夫克高层开始在全城范围内动员着数量极其夸张的眼线,并前往这五个正在行进目标都必须要经过的出城口、码头、以及机场处进行堵截。

    最终,哈夫克信息部门锁定了真正携带“锥体”的目标车辆,并集中了附近所有的优势人力,对目标车辆进行堵截。

    届时,麦晓雯正随着抗议组织的队友们乘车前往郊外的公路,附近都是哈夫克公司所派遣出的追捕兵力。

    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一度非常凶险。

    但面对这十万火急的境况,麦晓雯却丝毫未慌,她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在自身周边建立起了一道类似“干扰网”的信息类屏障。

    所有试图接近麦晓雯所乘车辆的机动单位,都会在靠近其100米之内的距离后完全宕机,驾驶系统不是失灵就是遭到锁死,亦或是直接整套操控系统失控,车毁人亡。

    最终,哈夫克情报部门的全体人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出城口监控中,那位银发少女神色悠闲的从目标车辆的天窗中探出脑袋,扬起左手展示着她的战利品“锥体”。而右手,则是轻轻扯住面颊,冲他们吐出小舌头,做了一个嘲讽意味十足的俏皮鬼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