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刺少肉多最适合用来做鱼丸,剖鱼取刺,用勺子刮鱼茸,甄珍的动作干脆利落,一会功夫就刮了半盆鱼茸,入蛋清,不加淀粉,今天她做软浆鱼丸。
像鱼丸这种茸胶菜,口感取决于从茸成胶的过程中吸收水分的量,当年致美斋一位师伯一斤鱼茸最多可以添五两盐水,无人能出其右,挤出的鱼丸最是弹牙鲜甜。
搅拍鱼茸前,甄珍从冰柜中取出些冰块,放在装鱼茸的盆子下面凉镇。套用现代的物理知识解释,打胶的过程中温度越低,成胶的密度越大,鱼丸的口感也就越好。
宝库见姐姐一边给“鱼又”加水,一边使劲拍打“又又”,抿了抿小嘴,糯糯道:“宝库想吃打糕了。”
甄珍笑,小孩联想得很贴切,美食一道,殊途同归,她拍打鱼茸上胶的过程,跟朝鲜族拍打糯米做打糕的过程一样,都是通过击打来增加食材的粘性。
见打好的鱼茸沾手不坠,已经能在冷水中浮起来,甄珍停了手,对想吃打糕的馋猫说:“吃了姐姐做的鱼丸你要是还想吃打糕,我们就去找朴婶拿鱼丸换打糕吃。”
“嗯嗯嗯。”小宝库杵着肥下巴欢快点头,只要有好吃的,连脑袋上的卷毛都透着快乐。
鱼丸要在热水中定型,板凳被挪远的宝库瞪大眼睛,见姐姐像变魔术一样,手里嗖一下就变出一个圆滚滚的白蛋蛋,不一会功夫,大盆里就飘了一层白蛋蛋,大眼睛里满是崇拜,心里对姐姐又亲近了许多。
也可以说,这是吃货对投喂者的热望。
定型后的鱼丸,入锅不用煮太久,这样煮出来的鱼丸口感才脆嫩可口。
家里有紫菜,用火焙脆添作汤底,煮好的鱼丸直接淋入碗中,点一滴猪油,清汤鱼丸,白、滑、鲜,南派潮菜的经典菜肴。
鱼丸鲜得宝库嗷嗷叫,开心地给鱼丸重新起了个名字,打丸。
投桃报李,你赠我鸡汤,我还你打丸,甄珍拎着小铝桶,牵着宝库给邻居们送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