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每年所征的商税仅仅在六百万贯左右,可大宋每年能产生的商税税额在千万贯往上。
那还是以前大宋地盘小的时候。
如今大宋地盘大了,开设的边市多了,货物多,做生意的人也多了。
可商税并没有看到什么显著的增长。
反倒是丁口税在直线攀升。
按道理说,大宋的商税也应该出现一定的增长才对。
可赵祯通过户部的文书,并没有看到商税有显著的增长。
也就是说,朝廷每年有几百万贯,乃至上千万贯,被人吞了。
而且已经吞了几十年了。
那可都是朝廷的钱,他的钱。
他脸色怎么可能好看。
寇季见赵祯脸色难看,就猜倒了赵祯的心思,他笑着道:“朝廷商税一直没有超过千万贯,主要就是朝廷将商税收税权扑卖了出去。
虽然朝廷省去了一定的麻烦,但是一部分的利益被那些豪门大户给得去了。
此外,那些豪门大户在掌控了商税收税权以后,就能对自家的生意加以照顾。
像是过税,他们就不用缴纳。
他们所居的地方的住税,他们也只需要缴纳一次。
甚至有些人干脆就不缴纳商税。
只要他们借着商税收税权,给自己出具交税的文书就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如此大的税额空缺。”
赵祯听完此话,咬牙道:“在我大宋拿下了辽地以后,朕以为我大宋已经到了盛世。可如今细细了解以后,才知道,我大宋依然是千疮百孔。
我大宋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君臣去做。”
说完这话,赵祯盯着寇季道:“商税的事情,朕不太懂。朕只知道,商税收税权,交给那些豪门大户,让他们巧立名目增加各种苛捐杂税,对百姓不利。
所以才有心整改商律和商税。
如今四哥提到,商税和商律中存在着漏洞,才给了那些人偷税漏税的可乘之机。
使得我大宋每一岁要损失数百万,乃至上千万贯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