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哭笑不得的摇摇头,“行了,就不提此事了。知道你今日回来,我特地到此处迎你一番。你在河西多年,汴京城的宅子多少有些荒废,虽然朝廷已经派人打扫了一番,可人气太少。
这几日你就住在我府上吧。”
范仲淹躬身一礼,“多谢先生……”
寇季左右瞧了一眼,道“你的随从呢?”
范仲淹笑道“随从在后面,他们带的东西有些多,我在进入汴京城地界以后,便抛下了他们,独自赶了过来。”
寇季失笑道“你一个随从也不带,就不怕被人劫了吗?”
范仲淹笑着道“自从兵制革新以后,各地都增添了衙役、衙兵,朝廷此前还清扫了一番流寇。河西如今一个毛贼都看不到了,天子脚下又怎么可能有小毛贼?
再说了,先生不是也没带随从吗?”
范仲淹刚说完这话,就看到了寇季背后站着一个弱冠之龄的人,肤色略微有些黑,身穿着儒装,看着像是个书生。
“学生失言了,没想到先生居然带了随从。”
寇季回头瞥了一眼身后的小年轻,对范仲淹笑道“他可不是什么随从,他是今科应试的士子。”
范仲淹略微一愣,沉吟道“先生有意提拔他?”
寇季摇头笑道“不是……我也是刚巧碰到。我来此处迎你的时候,恰巧碰见了他在路边卖字,我见他字好,就给了他一些钱,请他暂时到我府上充当一个抄录。”
范仲淹抚摸着胡须,盯着小年轻意味深长的道“小家伙,你走狗屎运了……”
小年轻听到了范仲淹的话,的回了一句,“在下庐州士子包拯,不是什么小年轻……”
范仲淹一愣,突然放声大笑,“哈哈哈……汴京城内,敢如此跟我说话的士子,估计就只有你了,我记住你了。”
包拯瞥了范仲淹一眼,没有说话。
包拯觉得他遇到了两个神经病。
一个在他摆摊的时候,突然出现,问了他姓名,验看了他的籍册以后,扔给了他一锭金子,让他跟着到府上去做几天抄录。
另一个一出场,就一副自己很牛的样子。
可真正的福贵人,真正有身份的人,没有一个是他们这般做派的?
若不是最先出现的那个人扔给他的金子他偷偷的咬过,是真金的,他都要怀疑自己遇上了两个骗子。
他出门摆摊的时候,庐州会馆里的老馆主可是特地提醒过他,汴京城里有不少骗子,专骗读书人。
有的骗读书人,说能帮他们找到举荐的门路。
有的骗读书人,说是能帮他们搞到文昌学馆入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