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石头,我让家里的那几个调皮蛋给你捡就是了,哪用得着花钱买。”李婶最先开口。

    细棉布她可不能白收。

    “就是,这些石头山上随处可见,我们每次出去,给你带一块回来不就成了。”其他婶子也跟着附和。

    “我要的不是普通石头,得有这些小色斑的才好。”闻颜给他们仔细讲了讲要求。

    众人这才发现不同之处。

    有人好奇问她:“你挑这样的石头有什么用?”

    闻颜笑笑不说话。

    李婶轻拍那人一下:“嗐,文化人的事,说了我们也不懂,问那么多干嘛。”

    说着,她就把话题岔开了。

    又聊了一会儿,到了应知林下班回家的时辰,闻颜就跟她们告别回家了。

    李婶从背篓里掏出两根黄瓜,非要塞她手里:“你没事儿吃着玩儿。”

    闻颜一边往家走,一边想着和应知林商量安置慧娘母女的事。

    刚进院子,就听见堂屋里传来乔婆子愠怒的声音:“原本以为你娶回个官家千金,好歹能拿些银子补贴家用,我们才拿你弟弟和侄子的束脩给你办婚宴。

    大操大办,鸡鸭鱼肉一样不少。

    谁知竟娶来一个……”

    总之,十桌酒席,加其他布置,一共二十两银子,你得把钱补给公中。”

    乔大双:“这些钱里面,除了几个孩子的束脩,还有你堂弟的聘礼,你现在是媳妇娶进门了,总不能让你堂弟打一辈子光棍吧!”

    应喜妹:“就是,那里面还有我的嫁妆呢!”

    应家人一唱一和,仿佛应知林成婚,掏空了家底一般。

    但其实,这门亲事,应家一分聘礼没出,那天的酒席普普通通,二三两银子顶了天,他们却翻了十倍。

    闻颜听得冷笑,他们把应知林当傻子坑呢!

    她且看看,应知林要如何应对。

    就听应知林冷淡地开口:“我每年都往家里交银子,不至于连这顿酒席都办不了。祖母不会又要说,我和弟妹三张嘴一个月吃得了四百文钱吧!”

    乔婆子一噎。

    乔大双站出来劝道:“知林啊,你媳妇从娘家回来,细棉布不要钱的往外送,难道还拿不出二十两银子吗?再不济她头上还有一根金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