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举措,赢得了天下万民的称颂。

    实际上,在老朱的大明王朝之前,诸夏之地并不怎么流行吃猪肉。

    尤其是唐朝以前,把猪肉称作是臭肉,主要的肉食反而是比较稀罕的羊肉。

    猪肉只是民间最贫困的百姓,才会考虑的饮食。

    宋朝的饮食文化虽有大幅发展,猪肉才逐渐摆上的那些达官贵人的餐桌。

    宋朝的大文学家苏轼,就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

    如今,明朝的百姓对猪肉并无任何抵触心理。

    猪肉肥膘多,油水大,人吃了有力气,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

    所以,最受那些体力劳动者的喜爱。

    但说归说,老朱不介意民间吃猪肉,那是因为他体恤百姓。

    可是身为老朱的孙子,你去研究怎么养猪,这属实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就算不考虑姓氏的避讳,你一个堂堂天潢贵胄,去养猪!

    简直是把老朱家的脸都丢干净了!

    朱寿压根不知道老爹和爷爷的真实身份,当然不明白朱标发怒的真正原因。

    他有些奇怪的问道:“爹,养猪这玩意儿,可是一个大买卖啊!咱们靠这个,不偷不抢,都能赚到很多钱,为啥不养?”

    朱标冷哼一声,说道:“豚肉是民间主要肉食,但养殖规模已然不小,你研究这个,又有什么赚头?”

    这话让朱寿当下就不乐意了。

    “爹,当初雪花盐没出之前,你能想到世界上会有雪花盐那等利润的食盐?”朱寿振振有词道。

    朱标哼了一声,没有回话。

    毕竟,朱寿拿出实打实的例子,人家都做到了,你能有啥说的?

    反倒是旁边的老朱,眼睛亮了起来。

    洪武盐可是给他的内帑赚了不少银子的,从制作到爆火,老朱全程亲眼目睹。

    所以,他比谁都清楚,这孙子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他连忙问道:“寿儿,豚肉价贱,而且为勋贵不喜。你若是想与以前一般,将其售卖给勋贵,恐怕不太可能。”

    洪武盐的成功,主要是其质量超过普通的青盐太多,本身就具有奢侈品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