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标价虚高,但达官贵人们却争相购买,是一波十分成功的薅羊毛。

    可是猪肉这玩意儿,再怎么做,也是臭肉!

    哪个正经的富贵人家,会好这口?

    你就算是把猪养得跟天仙似的好看,也屁用没有啊。

    人家不吃你这一套!

    老朱薅羊毛已经上瘾了,一听朱寿的话,就来了兴趣。

    朱寿却翻了个白眼,说道:“爷爷,这豚肉本来就是民间之物,你想要把这些东西卖给勋贵之家,怕是想多了。”

    闻言,老朱不由得有些失望。

    随后,他神色有些严肃的说道:“寿儿,你想赚钱,咱支持你。不过,你记住,你若是想从百姓身上赚钱,务必不能跟那些奸商一般,搜刮百姓血汗!”

    朱寿不由得笑了。

    “爷爷,你想啥呢?我要做的事儿,非但不会损害百姓的利益,反而能够造福万民!”

    老朱连忙问道:“怎么说?”

    朱寿笑了笑,说道:“爷爷,猪肉自古以来被人称作臭肉,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东西的饲养方法……”

    其实,诸夏之地,饲养家猪的历史十分悠久。

    实际上早在东汉年间,人们就发现了将家猪阉割,就能够让猪长得又快又大,而且肉中的腥臭味也会减轻许多。

    不过,因为猪肉并不为权贵所喜,平常吃猪肉的穷苦百姓,又没有那么多讲究。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猪肉的饲养技术,其实并没有多大的进步。

    但到了宋朝,猪肉其实就已经开始逆袭,走上了达官贵人的餐桌。

    到了洪武年间,王朝新立,老朱又十分节俭。

    以至于老朱这个皇帝的餐桌上,都会经常出现红烧肉、猪灌肠、酱肘子、猪肉包子之类的菜肴。

    不过,朱寿知道,距离猪肉在诸夏之地完成逆袭,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

    其实也就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人们才普遍达成共识,认为猪肉是一个好东西。

    没办法,大明的气候环境不好,经常遭灾。

    而在封建社会,蓄养家畜可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比如说养羊,一只羊一年要吃掉将近一千五百斤的饲料,这些饲料的成本,可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担负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