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宫女却不同,为人和善,常自长宁宫外路过。
瞧见她宫门口的花蔫儿了无人打理,还会好心地给她换上。
她也发现了门口时不时多出来的新花,好奇的同时也觉感激。
后来终于有一日被她撞见,这宫女在门口为她摆花。
见到她发现自己,宫女还颇有些不好意思,笑着冲她行礼说,“奴婢幼时在宫外家中帮忙,家母是卖花女,家母说,尝见鲜花方心神愉悦,所以奴婢才……”
对于宫女的礼貌,她也是感到受宠若惊。
于是便和月檀攒了好些糕饼,打算在下回见到的时候,送给这个宫女。
谁知,那之后她便再没有见到过她。
后来一问起,说是陛下看上了这个宫女,被召幸了去。
一说起这事,其中也不乏有人讽刺,因嫉妒其得宠,便诋毁其心术不正,日日摆弄花草,就是想引得陛下注意。
那时,她还会因这宫女上前同人理论一番。
但由于年纪小,也不大懂事,便总被堵了回去。
反倒还收获一句:“若郡主能有这狐媚惑主的本事,想来将来也是不愁嫁的”。
而后,她本想带着糕饼去探望宫女,却被那宫中之人拦住,说这宫女身子不适,不见人了。
于是,她也只得打道回宫。
再然后,便传出消息说,这个宫女不见了,似乎是出宫养病去了,又好像是死在了宫外。
她没有那个本事打听,只是从其他宫人口中听说了此事。
觉得惋惜,只盼着,若有来世,宫女能平平安安活到老,再不经历这些事,能过一生的好日子。
如今想来,关于这宫女之事,不也能对上百里昭所说的,妃嫔被/打死之后,为抹灭痕迹,这才借口出宫养病吗。
这故事,不就是为先皇量身打造的。
可想到这故事里,能得知天家秘辛之人,全都死光了。
她又岂能在百里昭面前,表现出自己听懂了。
所以她当然要装听不懂,不仅听不懂,还弄不明白。
现下弄不明白,往后也弄不明白。
如此,就让这个秘密一直成为秘密,她也就不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