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亭舟读书是家里的要事,他们还要在府城待到他考中进士为止,本来就不可能一直自己开店,更是要少沾这些明面上的买卖。
他将这些道理都一点点掰碎了讲给常金花听,她可能不是个多通透的人,但有一点——她肯听劝。
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仗着自己年长就在家里一言堂。
常金花知道孟晚聪明知分寸,比自己懂得道理多,孟晚劝了后,再不舍得早食铺子的买卖也听孟晚的准备撂下了。
今日家里买卖关了门,主要是挑选合适的人学做油果子。
宋家院门口已经汇集了大量人群,碧云一开门就有人想往里冲,同聂知遥借的护院挡在前头。
“交了学费的才能进来,其余人退后!”
一句话出口人群又呼啦一下都退散开,站在巷子里远远的观望,最后原地只剩下十几人,这十几人左右看看,又退了两人。
碧云站在护院中间,按孟晚交代的话说:“若是真心想学手艺做买卖,在我这儿交了银子便能入院。”
到最后走到他面前的人也不过把十四人,这十四人有的犹犹豫豫,有的眼神坚定,有的更是带着股孤注一掷的意味。
人都进了门,碧云又等了一炷香的时间,见无人再来,他关了院门将外面看热闹的人都隔绝在外。
宋家的院子里摆了十来把木凳,碧云叫她们依次落座,又叫人将多余的凳子搬回厢房。
“丽娘、琴娘你们怎么也来了?”卢春芳在旁边新奇的问。
孟晚看过去,原来是隔壁李家的琴娘和周婶的儿媳妇丽娘。
不光她俩,后头一个看起来精瘦麻利妇人他也眼熟,似是城北客栈开面摊的妇人。
柳堤巷的人都知道宋家的买卖挣钱,可多数人觉得学的多了大家都跑去卖,也就不稀奇了。
孟晚贴出公告已有一阵子了,对他家铺子关注的小贩将消息传得老远,其中城北城南做小买卖的商贩最多,今天也主要是城北城南的小摊贩。
好歹都是在府城摆摊子过活的,五十两银子大家掏的出来,可也是家里大半家底了,谁也不敢随意拿出来霍霍,于是持观望态度更多。
琴娘由于在宋家做过工,所以想来试一试,家人也因为受了孟晚的恩情,便也同意了,不过她这五十两是向二嫂借的,往后真的挣了钱要还。
再就是丽娘,她和周婶根本没往这上头想,是闲聊说起时被周管事听见了,这才撺掇娘子过来学。
琴娘笑笑,“你们放心,便是我俩学会了也不在这条街上开铺子。”
她是想等婚后,在她未婚夫婿的摊子附近开的。
丽娘的位置也好找,周管事在瑞丰楼附近给她寻个地方就行了。
孟晚轻笑一声,“既然说到这儿,许多话正好和大家讲明白了,若是觉得接受不了,仍然可以给你们退了银子出去。”
这十四人坐在木凳上,听孟晚说还可以退钱,心里稍微安定了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