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贤圣:指孔子与其弟子。

    (45)察:通际,一察:一际,指不全。自好〔hào〕:自意不知变,主观自信不变。

    (46)明:知道。

    (47)该:通赅,完备。徧:普遍。

    (48)一曲之士:看问题片面的人。

    (49)判:分割。

    (50)析:离析,割裂。理:常理。

    (51)察:放散。

    (52)寡:少。

    (53)容:包容。

    (54)内圣:将道藏于内心的是圣人。外王:将道显露于外的是王。

    (55)晴:同闇。

    (56)郁:抑郁。

    (57)方,方术。

    (58)反:通返。

    【译文】

    天下研究特殊学术的人很多,都以为自己的所得无以复加了。古时所谓普遍的道术,究竟何在呢?回答说:“是无所不在的。”问道:“天道从哪里降临?地道从哪里产生?”回答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都来原于道。”

    不离开道的人,称作天人;不离开道的精微的人,叫做神人;不离开道的本真的人,叫做至人。以天为主宰,以德为根本,以道为门径,能预见变化兆端的叫做圣人;用仁恩惠人民,用义治理人民,用礼教化人民的行为,用乐来调和人民的性情,表现温和而仁慈的叫做君子;以法度作为分守,以职称作为标志,以比较为验证,以会计作断定,它们的等次分一二三四,百官以这些相为序列,百姓以耕、织、工、商的职业为常务,以衣食为主,繁殖生息,积蓄储藏,老弱孤寡放在心上,都有所养,这是治理人民的道理。

    古时的圣人是很完备的了,他们配合神圣明王,以天地为准则,养育万物,调和天下,恩泽百姓;不仅通晓道的根本,而且维系于法度的末节,上下四方通达,春夏秋冬四时通畅,小大精粗,帝圣之道的运行无所不在。那些明显表现于制度的,旧时法规世代相传,史官还记载很多。那些保存在《诗》、《书》、《礼》、《乐》的,邹鲁的士绅儒者先生们大多能明白了。《诗经》是表达志向的,《书经》是记载政事的,《礼》是规范道德行为的,《乐》是调和性情的,《易经》是预测阴阳变化的,《春秋》是讲述名分的。这些数度散布于天下而设置于中国,百家学说时常宣扬它。

    天下大乱的时候,贤圣不能明察,道德规范不能统一,天下的学者多是各得一偏而自以为是。就像耳口鼻都有它的知觉功能,而不能相互通用。就像百家众技一样,都有所长,时有所用。即使如此,但不完备又不普遍,是看问题片面的人。分割天地的完美,离析万物的常理,分割古人道术的全体,很少具备天地的纯美,不能相称于神明的包容。所以内圣外王的道理,幽暗不明,抑郁不发,天下的人各自尽所欲而自以为方术。可悲啊!百家皆各尽迷途而不知返,也就不能合于大道了!后世的学者,不幸在于不能看到天地的纯美,不能看到古人道术的全貌,将要为天下所割裂。

    不侈(1)于后世,不靡(2)于万物,不晖(3)于数度,以绳墨(4)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5)、禽滑釐闻其风而悦之。为之太(6)过,已(7)之大循。作为《非乐》(8),命(9)之曰《节用》。生(10)不歌,死无服(11)。墨子泛爱(12)兼利(13)而非斗,其道不怒(14)。又好学而博,不异(15),不与先王(16)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17),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18),上下有等。天子棺椁(19)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20)生不歌,死无服,桐(21)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22)。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已。未(23)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24),其死也薄(25),其道大(26)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27)于天下,其去王(28)也远矣!

    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29)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30)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31)耜而九(32)杂天下之川;腓(33)无胈,胫(34)无毛,沐(35)甚雨,栉(36)疾风,置(37)万国。禹大圣也,而形(38)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39)褐为衣,以跂蹻(40)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相里勤(41)之弟子、五侯(42)之徒、南方之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43)之属,俱诵《墨经》,而倍(44)谲不同,相谓别墨(45),以坚白(46)同异之辩相訾,以觭(47)偶不仵之辞相应,以钜(48)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49),冀(50)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51)。

    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52),其行者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无胈、胫无(毛)mao相进(53)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54)也,将求之(55)不得也,虽枯槁不舍(56)也,才士也夫!

    所属分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