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啧了一声:“真难听。”她翻了个白眼,“现实里可没有真能擦燃烟头的琴曲,我哪里知道他想选什么曲子来一鸣惊人?他总不可能弹《野蜂飞舞》吧?那除了让人感叹他是个机器人之外别无意义。”远野薰肆无忌惮的开嘲讽:“不过,不让他炫技那也是不可能的,我看,无非也就是李斯特那几首吧?谁让他是‘弗朗茨’呢?”

    最后这句话让幸村精市颇费了些功夫才把到了嘴边的笑声又给咽回去。

    这个时候,弗朗茨·施泰因已经走到了钢琴旁,向观众们遍施一礼,然后转身在钢琴前坐下。他的确是有骄狂的资本,不过刚刚奏响几个音节,观众席上便有人轻轻叫了起来。

    “啊哈,是《唐璜的回忆》。”远野薰嘲讽十足的评价道:“实在是再适合他不过。”

    这是李斯特改编自莫扎特歌剧《唐璜》的幻想曲,其技术之艰深,曾被好事者列为世界最难弹奏的十大钢琴曲之一;可是场面之宏大精深,也历来为听众们称道追捧——要不怎么说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敌人呢?幸村精市微笑着想。

    在歌剧《唐璜》中,唐璜这个主人公被塑造成为一个浪漫主义的英雄形象,他风流浪荡,勾引数不清的女性,还杀害了其中一人的父亲。李斯特的钢琴曲改编完全是终于歌剧的。第一部分庄板旋律来自歌剧第二幕《幽灵警告唐璜》,显得沉郁顿挫,营造出阴暗沉痛的气氛,表现了亡灵强烈的复仇情绪。

    第二部分则是唐璜在与新看中的情人在一起,主题旋律承袭歌剧《Lacidaremmano》唱段,非常的优雅流畅华美,让人情不自禁沉醉其中,展露出唐璜调戏女人的手段和浪荡本质。

    到了第三部分,阴沉与欢快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最后代表唐璜的欢快占据了全部,代表了他被鬼魂拖入地狱,却拒绝忏悔,又显出他敢于与上帝为敌的英雄精神来。

    稍微熟悉一点古典音乐的人,对此都不会太过陌生,可是在施泰因弹奏起这首曲子的时候,听众席上却不时的响起轻轻叹息。一种饱满充沛的明亮情绪贯穿了全曲,那是属于唐璜的特殊魅力,他勾引、粗暴、自吹自擂;可是同时,他又不屈服,不胆怯,不隐瞒,在享乐中始终贯彻无限的自由和自我的力量。这种魅力令听众倾倒,以至于忘却他的种种缺点,在他拒绝忏悔的时候,在他面对鬼魂的训斥、每一次都说不的时候,情不自禁的沉浸在他那种生机勃勃的强力意志里。这已经不仅仅是精湛技巧的体现,完全是演奏者在情绪上与琴曲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结果。

    因此等到一曲终了的时候,听众席上就迫不及待的爆发出一股热烈的掌声。幸村精市听到那位流行音乐家在问他的聊友:“嘿,你不是说不鼓掌么?”

    “这他妈的太精彩了好么!”摇滚男孩骂骂咧咧的答道:“我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人能把大魔王的《唐璜的回忆》弹成这样,我都快要羡慕死了。”

    幸村精市就朝着自己女伴的方向看了看,却见到对方正懒洋洋的靠在椅背上,完全是一副欣赏音乐会的派头。“不鼓掌么?”他笑着问道,眼底难掩关心之色。

    此时施泰因已经离开了钢琴,在几乎将他淹没的掌声中,高傲的向听众们行礼致谢。但掌声一直经久不谢,他最后不得不抬起手做了个向下压的手势,一边向观众席上投去挑衅的一瞥,“希望我的《唐璜》没有令你感受到冒犯,女士。”

    在场人的目光纷纷顺着他的视线投了过来,远野薰冲身侧的男伴飞了个妩媚的眼神,“我只打脸。”她慢条斯理的站起身,施施然越众而出,来到钢琴前。“你太谦虚了,”她的目光与施泰因轻轻一碰,似有火花飞溅,她饶有深意的微笑道:“至少一时之间我很难想象,还有谁能比你更适合弹奏这首曲子。”

    “那么,期待你更加精彩的表现。”施泰因微微扬起下巴,眯起眼睛笑。

    “谢谢。”远野薰微微一笑,“不用我说‘我想你坐了我的位置’吧?”

    这正是《海上钢琴师》里比利在斗琴时的台词。观众们发出阵阵戏谑的笑声。

    施泰因耸了耸肩膀,比了个请的手势,然后返身场边随意捡了张椅子坐下。

    “哇哦,我仿佛看见了刀光剑影的样子。”流行歌手低声笑道。

    “真是可惜,我还挺喜欢远野小姐的。”摇滚男孩倒是叹了口气,“不知道她会选什么曲目迎战呢?”

    他的话音刚落,一阵清澈庄严的和弦从键盘上响起,回答了他的问题,“是《诺尔玛的回忆》!”他压低嗓门叫道,表情乃至声音都有点开裂。

    其他听众们带着轻笑的叹息声证明了他的判断,也一定程度表明了众人对两位钢琴家之间的恩怨并非一无所知。

    《诺尔玛的回忆》依然是李斯特的杰作,它技巧艰深,篇幅宏大,同样被列为十大难曲之一,是李斯特改编贝利尼的歌剧《诺尔玛》而作的大幻想曲。只不过与《唐璜》截然相反的是,这是一部以女性作为主人公、描述发生在她身上的恩怨情仇的歌剧作品,但说到音色灿烂辉煌、剧情跌宕起伏,实不在《唐璜》之下。

    在公元前50年前左右,德鲁伊特族的女祭司诺尔玛与统治者罗马总督波利昂秘密相爱,并生下两个孩子,但波利昂随后移情别恋爱上了诺尔玛的好友、年轻貌美的祭司阿达尔吉萨。诺尔玛愤怒至极,在波利昂被族人捉住处决前,当众揭露自己的罪行,最后与之共同赴死,结束了这段不容于世的隐秘爱情。

    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诺尔玛的忠贞与唐璜的风流,恰恰形成鲜明对比,要说这其中没有点针锋相对的意思那是在侮辱人的智商。这个时候观众们或轻或重的都发出了戏谑的笑声,思绪也都还在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