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讨论的都比较深入,我这里说几个例子吧,”
“第一个,大家一起来进行一个思维实验,”
“我们先准备一只小白鼠,一个小功率的电击棒,一份小白鼠很爱吃的爆米花,”
“然后我们拿着电击棒,去电击他。”
“电击会造成一定痛感,对小白鼠是绝对的负面输入,”
“但我们不白电,我们电一次,给它喂一个爆米花,”
“而爆米花是一个正向输入。”
“电一次喂一个,电一次喂一个……”
“重复这个步骤,到足够多的次数之后,”
“我们突然停止一切动作。”
“大家觉得这只小白鼠,会发生什么变化?”
听着这个思维实验,无数观众都感觉十分熟悉。
或许是这个实验过于广为人知,他们似乎都在哪里听过……
也或许是他们感同身受。
“打一巴掌给一颗糖吃。”
“这不就是牛马的我。”
“笑死小白鼠好歹还有爆米花吃,而你,我的朋友,你只有大饼。”
弹幕上顿时一片哀鸿遍野。
虽然无数观众纷纷破防,
但答案也显而易见。
“很明显,在不断的用爆米花诱导的情况下,”
“小白鼠可能会认为电击是获取爆米花的一个前置条件。”
“得到爆米花的那种正向输入,应该会逐渐让小白鼠消弭电击带来的负面输入。”
“我记得之前在哪里看过这个实验,最后好像不再送爆米花了,但小白鼠也不怕电击了。”
“嘶,有印象,但我记得好像是用猴子进行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