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田意歌没有解释,对周围的声音置若罔闻。

    只有他知道,田施主是在为自己与他报仇,而这个叫茹轻的人,也是真的该被送去往生极乐世界。

    怀素蹙眉,周围人不该不分青红皂白便随意指责田施主,他冷声开口:“事情并非如此,此人被杀实乃事出有因,她在秘境中背叛同盟在先,种恶因自然得恶果,一切皆是她自己的命数。”

    有小部分人听了进去,可更多的人没有进过秘境、没有亲眼见到茹轻是怎样背叛田意歌在前、也或许不相信这样一个普通小沙弥所说的话,还是固执的相信自己的眼睛,只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才是事情的真相。

    怀素还想再多解释,变故再次发生,楚尊者打伤了洛施主,拂袖离去。

    田意歌几人很快追着楚尊者离开了这个地方,此时回音谷也走出人来控场,讨论声渐渐小下去,怀素便也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清者自清,他无需多说,田施主的清白自然毋庸置疑。

    然后他便踏上了返程的路途,先是寻了个安全的地方晋升成了元婴,又一路上帮衬被魔宗影响的小门派,直到九天前才回到梵音阁。

    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恭恭敬敬斋戒沐浴之后,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主动踏进了戒行阁。

    那是只有犯了戒的和尚才会进去的地方,还得是很严重的戒。

    更多的时候,大家犯戒都是由自己的师父略施惩戒罢了,只有事态严重到一定程度,才会用得上戒行阁。

    梵音阁戒律森严,不是没有弟子偶尔犯迷糊,会触犯到某一条清规戒律,但他们都默认这一行人里不包括佛子。

    佛子是有佛性、有转世佛根的,怀素也确实像传闻中那样,自小就悟性奇高,不管是多么晦涩难懂的经文他都能很快的理解,还能讲出自己的见解。

    他也从来没有犯过戒,包括在孩童时候,那会的年龄正是最难安定的时候,怀素也能克己复礼,小小年纪行事板板正正,旁人挑不出一丝错误。

    而这回进戒行阁,大家一开始也以为只是怀素对自己太过严苛,只是因为一点吹毛求疵的小错误罢了,没想到,一连九日,他都还未曾出来。

    戒行阁中有一面墙,墙上篆刻正心清念的符文,传闻这个符文是梵音阁开山老祖所创,能洗涤人心中的罪厄,只有能完整诵读七七四十九遍这段经文,才能从戒行阁中出去。

    而这座只有三四层的佛塔,被数位得道高僧坐化后留下的舍利子加持,只有真的达到了条件,才能放你出去,否则大门不开。

    除非用强力破除,但一般人很难做得到,外面的其他僧人也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眼睁睁看着你破坏这个地方。

    经文不长,拢共也就一百多字,可怀素已经枯坐在此九日,仍然没有诵完。

    九日前,他按照来此忏悔的步骤,划破自己的掌心,将血印在那面墙中心位置处,最醒目的一处符文上,随后便跪在中心处,开始照着墙上的经文诵读。

    只读了短短几行字,周围环境便发生改变,怀素再度抬眸时,发觉自己身前端坐着一位老者。

    他见过这个人的画像,是创立梵音阁的人,他们的第一任住持。

    (注:这个地方有作者本人的私设,这本书中对佛门的探讨仅限这本书中的人物,不牵扯任何现实生活、也与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佛教、僧人等完全无关,没有任何不敬或故意解读不当之意,如有不妥之处请告知,随时更改。)

    “梵音阁第一百二十七代弟子,见过——”

    “无需那么多虚礼。”对方只抬了抬手,怀素便被迫挺直身子,闭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