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亲自点数牛羊数量的乌氏倮,这才有了自家甥女是秦二世的实感。
她的老天耶,秦二世,她家的?!
乌氏倮抱着小羊羔,一张因风霜吹打而略显沧桑的脸笑得灿烂,本是个冷颜俊俏的大高个儿,也就之前牛羊数量增多许多的情况下,才笑得如此张扬与灿烂。
真好啊,她家小妹的未来也是一片灿烂啊!
乌氏倮比小妹乌氏月大了十来岁,可以说,乌氏倮那时候在养牛羊,也顺带一起把小妹也养了。
因为是家里最小的那个,乌氏月在家里的时候,都不怎么下地走,要么是被哥姐抱在怀里,要么是骑在牛羊马身上,也就因此,养成了个与其他家里人有些不一样的性格、内秀腼腆。
也就是这样的小妹,却在那时候毅然决然的主动请求入宫……
乌氏倮那时不在家,等她知道消息回家时,载着小妹的牛车已经离开了家,她只能试着往宫里送信送钱。
小妹传回来的信只说一些闲趣之事,直到甥女出生,信中的内容便大半成了小甥女的各种小事,什么第一次喊人,第一次长牙,第一次走路等等,乌氏倮从信中窥得小甥女的成长,心中更加欣慰,所有小甥女的需要,她都尽力满足。
乌氏倮是乌氏县内这一代乌氏族的族长,草原民族,更推崇能者居之,比起乌氏倮的其他兄弟姊妹,她更精明更会养牛羊,也更能带领大家赚钱,因而,对于乌氏倮供养宫内那对母女而鲜少有回报的事情,族内选择沉默或者就当不存在。
反正送去的钱,也不从族内公账。
直到天幕的出现,一众乌氏族族人议论着,一时都未有想到秦二世会有和他们一半一样的血脉。
直到天幕说起那一句月姬,有记性不错的人觉得有些耳熟,而后是直接谈到了乌氏月,一众人才猛然醒悟了过来。
咦,眼熟!好眼熟的名字!是族长的妹妹啊!
那未来的秦二世岂不是——
乌氏倮浓眉微皱,意识到什么的她忽然低声吩咐了手下人几句,望着手下人领命而去,乌氏倮脸上笑意还在,但目光幽深了许多。
哪儿都有蠢人,她决不允许有蠢人耽误她小甥女与小妹的未来。
其他人她管不了,但自己族里的人,她必须要管好。
【秦二在位期间,改善了多少生育相关的东西呢?
几乎每一步都有改善!
很夸张对不对?不去仔细了解这些的,大概都会以为是慢慢的一代一代的进行改善发展的,但实际上,在秦二世那会儿,就已经有颇为先进与科学的理念与手法了。
就例如产婆、也叫接生婆,在秦二之前,产婆这类职位,一般是由年纪大、会一点医术的女性来担任,她们很伟大,但在某些方面,确实会有缺失与不足。
在秦二时期,产婆成了正式职业,是吃官饭拿俸禄的那种,不再是拿生产妇人家的钱,与寻常官府官吏的待遇差不多,收入更稳定也更受人尊敬。
而收入稳定和受人尊敬的前提,是要进行每三年一次的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就会被剥夺产婆身份,一旦被官府查到或者被人举报私下接单,后果轻则罚钱坐牢,重则流放或后三代都不可当官。
不能当官的惩罚,在那会儿可是颇为严重的,毕竟在大部分人都能读书的情况下,手艺人固然自由,但入朝为官、哪怕只是个小官吏,也是会更稳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