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独自走了出去,在城内四处转悠,慢慢地远离人群,走入了一条荒僻的小巷子。

    慕容复站定,冷冷地说了一句:“跟了我们一路,现在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了。藏头露尾,可不是英雄好汉所为。”

    话音未落,巷子旁边的一处屋檐上,一个高大的身影“噗通”一声滚落,拜倒在慕容复面前:“易大勇拜见慕容公子,公子,好久不见,公子一切都好?”

    慕容复看清来人面容,哈哈一笑:“原来是你啊,我当是谁鬼鬼祟祟地跟了我一路。若非察觉出来人并无恶意,我都准备动手了。”

    昔年慕容复带着被鸠摩智打伤的本相上洛阳找薛神医求医,在运河上结识了两名被丐帮逐出的兄弟,其中一人正是面前这位易大勇。

    易大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在下并非有意隐藏身份,只是上次姑苏一别,与公子经年不见,乍见之下又不好冒然上前相认,想着先确认了公子下榻之处,再带上家兄一起来拜会公子。不想公子如此好耳力。”

    慕容复笑道:“哦?令兄也在此地?”

    易大勇道:“回禀公子,家兄现在担任大仁分舵的舵主,驻地就在楚州城以西三十里的小河口。公子可要见一见他?家兄时常挂念着公子呢?”

    慕容复道:“哦?你大哥现在都当上丐帮第一大分舵的舵主了?”

    丐帮八大分舵“仁、义、礼、智、信、勇、忠、孝”,以大仁分舵为首,不想短短几年时间,易大彪便从一个丐帮弃徒做到了第一大分舵的舵主的位子,当真能力不俗。

    易大勇道:“这一切都是公子之德。若无公子助力,我兄弟二人现在还在汴河上讨生活呢,哪有今日。”

    突然,慕容复想到了什么,不禁眼前一亮:“你们大仁分舵一共有多少弟子?”

    易大勇略微一思索,说道:“一袋以上的弟子,不下五千之数,若是再算上那些无袋的低辈弟子,应当不下万人。”

    慕容复道:“那如果,我要你们在三天之内尽可能多地将能够召集到的弟子集中起来,能够集合多少人?”

    易大勇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大仁分舵的弟子分布在江淮八州三十六县方圆五百里的地域,要想一下子集中起来,倒是不容易。不过,现在在楚州总舵的精锐三袋以上的弟子就不下两千人,最多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将这两千人给集合起来。”

    慕容复一拍手掌:“好,甚好!如此一来,事情就好办了!”

    易大勇不解:“不知我丐帮弟子有什么事情是能为公子效劳的?”

    慕容复简单地将自己准备筹集粮食赈济灾民,却被官府挡了粮船的麻烦说了一下。

    易大勇闻言,颤声道:“公子的意思,是想要散施家财来赈济楚州灾民?”

    慕容复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易大勇急忙下拜道:“如此一来,楚州的数万灾民都赖公子之德而活。只不过”

    慕容复疑惑道:“只不过什么?”

    易大勇迟疑了一会儿,说道:“公子大仁大义,当然不会行此不仁不义的事情。丐帮侦知,这次水灾,楚州知州联合了附近几个州县的商人,想要趁此机会压低田价,将临近几个州县的田土都变成大商家的私人田庄。像我丐帮之中,多有弟子当初沦为乞丐,正是由于官商勾结,重重盘剥,不得已而沦为流民。因此,帮中兄弟对这种事情都是深恶痛绝。这次长老们侦知此事之后,决定要私下动手,除掉这个害民的奸贼,只是整个分舵的弟兄找了整整半个月,都没有发现那奸贼的踪迹。”

    慕容复恍然大悟:怪不得一州知州这个时候不在府衙,敢情是为了躲避刺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