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安理觉得,她在那一刻是快乐的,至少自己从没见过她那么轻松,那么平和。

    在她离开之前,游安理拿到高考成绩的那个晚上,她第一次对游安理说出可能会影响人生的话——在此之前,她从不插手游安理的任何决定。

    “你想离开的话,就不要犹豫,不要回头,不要因为任何人改变自己的决定。”

    游安理知道,这些话是说给当年的那个她,而非自己。

    但游安理同样也明白,自己早已厌倦了这样的人生。

    在固步自封的社会里,以最悲哀的方式消耗生命,且过程毫无价值。

    可她分明有站到高处的能力,不论是言语的障碍,还是性别的束缚,都无法撼动她的野心。

    游纪没有做到的,不代表她做不到。

    她不仅要做,还一定会做到最好。

    一切因素都不会成为她脚下的绊脚石。

    尤其是像魔咒一样刻在游纪身上的那两个字——感情。

    游安理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

    当她仅剩的那点情感都跟着游纪一起消失在医院里之后,她认为自己已经无坚不摧。

    所以错失大学保送资格没有打倒她,与高考成绩不匹配的大学没有打倒她,四年的昂贵学费和生活费也没有打倒她。

    拿不到别人给的资格,就自己努力走过去,再难能有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活在世上难吗?

    游安理已经烦透了这个地方,也烦透了那些附加在她身上的标签。

    “温顺漂亮”,“吃苦耐劳”,“会读书”,“一定是个好老婆”。

    数不清的一道道标签,在游纪下葬后,像雪花一样朝她飘来。

    无论她走到哪里,都逃不开“热心肠”的人给她的“善意”。

    “刘老板家里可是开连锁超市的,虽然离过婚,有个儿子,但至少不需要你生啊,你嫁过去就是吃香的喝辣的,当阔太太过好日子,总比你现在这样好啊。再过几年你二十七八,奔三了,可就找不到这么好的条件了。”

    “再说了,你住在这里隔三岔五就发生这种事,街坊邻居都不安生,早点结婚,也早点省了麻烦,你说是不是?”

    游安理不怀疑这些人的善意是真的。

    但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种“善意”远比最简单直接的恶意更让她厌倦。

    就像深陷泥潭的人在拼了命地抓住她的裤脚,想要把她也拉下去,嘴里却喊着:“大家都是这样的,你怎么不懂呢,这是为你好啊!”

    游安理挣脱开裤脚上的束缚,忍住了踹上一脚的冲动——这会让她失去自己努力营造的“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