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有株连之刑,你就得为家里人考虑考虑。
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的命不是你给的。
你没理由带着他们一起去死。”
包拯皱眉道:“可学生为官,若是不匡扶正义,那还不如不当官。”
寇季瞪了包拯一眼,“没说不让你匡扶正义,但你也得讲究一下方法。比如你今日奏请我帮忙的事情,你完全可以上书给官家,由官家下令。
有圣谕在手,谁敢拦你?
你若是奏请了官家,不仅能让官家看到你的刚正和忠心,也能让那些心里对你怀有怨恨的人投鼠忌器。”
包拯略微思量了一下,拱手道:“学生受教了。”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此事你回头写成奏疏递到政事堂,我会将其呈报给官家。以官家如今的秉性,相信不会拒绝。
不过我得提醒你,陈年旧案不好查,你最好去法医馆,请一两个手艺高超的仵作帮忙。
在审案的时候,最好将案子审清楚。
没审理清楚之前,千万别急着断案。”
包拯皱眉道:“学生不会草菅人命。”
寇季翻了个白眼道:“我是怕你遭人陷害,遭人算计,判了冤假错案。”
包拯沉吟了一下,郑重的道:“学生会小心的。”
寇季点了点头,没有言语,该提醒的他必须提醒到,免得包拯遭人算计,失了官位。
如今办案的方式方法相对还比较原始。
寇季就知道不下十种杀了人以后验看不出来的方法。
包拯涉足刑律的时间还不算太长,比起那些经年老吏差了不止一星半点,人家要是给包拯使绊子,包拯若是不小心,还真不一定看的不出来。
寇季叮嘱过了包拯以后,眼看着包拯还是不走,寇季询问道:“还有何事?”
包拯赶忙道:“登闻鼓……”
寇季听到了包拯提起了登闻鼓,脸上浮起了笑意。
登闻鼓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周,多设立在京师,为百姓鸣冤,或者百姓申诉民情所用。
史书上记载,北宋时期包拯治理开封府,效法登闻鼓,设立了鸣冤鼓,立于开封府外,为百姓提供有利的伸冤条件。
寇季入朝以后,就抢了包拯的政绩,提前在各地衙门设立的登闻鼓。